发挥集体力量 创新服务手段
大南张村强村富民底气足
本报讯(记者董柏生)眼下正是怀山药、怀地黄收获加工的季节,在武陟县西陶镇大南张村东南的田地间,十多辆拉满山药的车辆或排队或卸货,三四十座看似“蒙古包”的熏蒸山药大棚特别显眼,200多名中老年妇女在忙着刮山药皮,现场犹如一个大集市,场面壮观。
“村里专门腾出30亩地,供全村怀药加工户交易、熏蒸山药。你看,我们这里的每一座大棚都安装有除硫设施,这样集中交易加工、集中除硫,避免了分散加工带来的很多麻烦。”大南张村党支部书记李河生告诉记者。
“我们原来都在村中各自的加工厂熏蒸山药,除硫效果难以保证,影响山药品质,也影响村里空气质量。现在村里出面结合环保部门集中购置除硫设备,在村外集中熏蒸脱硫,还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我们可以说是放心大胆地干!”怀药加工大户李亚洲说。
村里出面提供地方,让加工户集中交易、熏蒸山药、集中脱硫,保证山药品质,利于环境保护,这是大南张村的创新服务之举,也是该村发挥集体力量,走好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路子的成功实践。
大南张村与温县交界,历史上就是怀药交易加工的集散地,村里几乎家家从事怀药种植加工,“村里没闲人”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每年中秋节到次年的清明节期间,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15家有规模的怀药加工厂和百十来家加工作坊生产繁忙,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一天都能挣个七八十元。这一冬半春,村里要加工7000万公斤左右的怀药,产值超亿元,俺村及周边村群众的打工收入保守在500多万元。”李河生说。
群众有事干有钱赚,村里因势利导,从2022年开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逐渐流转了90%以上的土地,与某种业公司签订合同,全部改良成种子田,统一耕种、收获、储存、销售,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亩均效益,而且让群众得到了较高的流转费用和打工收入。
集体收入增加,村“两委”也有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拓宽集体个人增收渠道、打造和美乡村的底气,村里硬化大街小巷、敷设污水管网;给村民补贴城乡居民医保、卫生费、水电费等费用;拆除老面粉厂、老酒厂、老村委会,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慈善幸福院、文化广场;成立教育基金会,每年拿出1万元补助村办小学……
最近,李河生等“两委”干部正积极协调天然气进村事宜。“天然气进了村,不仅方便群众做饭取暖,而且可以为怀药加工户节能降耗提供气源。”李河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