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关注武陟:群众文化活动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光明日报》客户端以“群众文化活动赋能乡村振兴”为题,对我县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文章指出,没有舞台,没有看台,没有精心设计的背景板。冬日晚7时许,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大封镇大司马村文化广场,第二届大司马村K歌大赛总决赛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前来观看的村民或站或坐,把比赛现场围得水泄不通,现场开设的直播间里也人气爆棚,吸引了近千人次观看,大家纷纷留言点赞。
近年来,武陟县以“文明幸福星”创建为抓手,强队伍、建机制、出政策、搭平台、抓活动,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目前,武陟县组建各种文艺团队600余个,年文化活动次数3642次,常年参加文化活动的农民群众达10余万人,并且实现了39个村有品牌特色文化活动,群众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主力军”。
武陟县大虹桥乡老城村通过举办农民书画展,用80余幅书画作品描绘丰收喜悦、记录乡村变迁;西陶镇西陶村村民杨飞龙创新推广的“黄河飞龙”项目,荣膺2024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中原写福第一村”——嘉应观镇中水寨村,通过成立书法培训班、书画协会,村里热爱书画的人越来越多,省、市、县书法家协会会员达33人,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村。
今年以来,武陟县持续推进15个乡镇(街道)、347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共建成乡村文化中心、村史馆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63个,思源图书馆、文化广场全覆盖,建设文化舞台214个,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空间的全覆盖。
武陟县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盘鼓大赛、群众文化艺术周等群众文化赛事350余场,举办送戏、送电影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5000余场,推出线上文化活动400余场。同时,开设广场舞、戏剧、二胡、模特、黄河泥埙、葫芦丝等公益课堂培训,积极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将“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