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武政办〔2023〕23号武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陟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023年修订)的通知
发文字号 发布时间 2024年01月03日
时 效 性 有效

武政办〔2023〕23号武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陟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023年修订)的通知

时间:2024-01-03 来源: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31231日

 

武陟县武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陟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023年修订)的通知

为统筹全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提高预防、预警和应对能力,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及时有效控制、减少或消除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15部委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环大气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的函》(豫政〔202123号)10)《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豫17号)11《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河南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豫环委办202352号)13)《焦作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4)《焦作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焦政〔20202023年蓝天保卫战暨空气质量排名提升实施方案》(焦环攻坚办

202321号)的通知》(焦政办〔202360号)18)《武陟县2023年蓝天保卫战暨空气质量排名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武环攻坚办〔202311号)19)《武陟县深入打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消除、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武环攻坚办〔202321号)  适用范围

因沙尘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参照沙尘天气应对相关要求执行,不纳入应急预案范畴。  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根本底线,加强日常监测与管理,着力提高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各项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应的减排比例,切实发挥减排效益,最大程度降低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2  属地管理,联防联控。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机制,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协作联动,强化联合执法和区域联防联控协调、信息共享、重大项目会商、统一应急响应,实现区域协同减排.3  科学预警,及时响应。加强大气污染源监控,做好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日常监测,准确把握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科学合理确定预警范围,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健全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应急响应、督查调度机制,确保响应措施落地见效,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4  分级管控,精准减排。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落实差别化应急减排措施。以优先控制重污染行业主要涉气排污工序为主,有效降低

1.4.5  广泛宣传,社会参与。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情况。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途径发布预警信息,邀请相关专家围绕重污染天气应对、预防进行深度解读和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预案体系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相关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即一厂一策实施方案)共同组成武陟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

武陟县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攻坚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污染防治攻坚办发布县级预警范围内的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并根据应急需要采取相应响应措施。县污染防治攻坚办负责统一领导、指挥调度全县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开展组织重污染天气应对研判、会商以及相关信息发布和上报,督导各成员单位落实重污染天气职责分工,组成县级重污染天气督导检查组,指导乡镇(街道)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分析、总结,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管理有关工作。

2.2  组织指挥机构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指导企业编制相应的一厂一策应急管控方案;贯彻落实上级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要求和具体措施

生态环境武陟分局和县气象局要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气象监测网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日常监测,并对发生在全的重污染天气信息,以及发生在周边地市、可能对我造成重污染天气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做好数据收集处理、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以及趋势预测工作;建立会商研判机制,重污染天气期间,每日对气象扩散条件和空气质量演变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及时提出发布、调整、解除预警建议,为预警、应急响应工作提供决策依据。3.2  预警3.2.1  预警分级指标,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三级,各级别分级标准为:持续48小时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AQI>200将持续150持续72小时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时。AQI>200持续72小时且日

当预测可能出现上述重污染天气时,应当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

2当接到市污染防治攻坚办预警提示信息时,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启动相应级别预警。3.2.3  预警发布

3.2.4  预警级别调整与解除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可以按照上级指令降低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提前发布信息。当监测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严重污染,且预测未来24小时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当根据上级相关指令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到相应级别的预警。

预警调整、解除的主体及程序和预警信息发布相同。

按照发布预警时确定的时间启动应急响应。4.1  响应分级4.1.1  当发布黄色预警时,启动级应急响应。4.1.2  当发布橙色预警时,启动级应急响应。4.1.3  当发布红色预警时,启动级应急响应。发布省级预警、市污染防治攻坚办发布市级预警时,应当启动不低于上级要求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已启动红色预警的仍执行级应急响应。4.2  响应措施4.2.1  总体要求1)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全县)、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级、级、级预警级别减排比例分别达到10%20%30%以上。2各乡镇(街道)、县直相关单位应将应急减排清单作为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清单标准化管理,每年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清单修订工作,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健全清单逐级审核机制。应急减排清单包括应急减排清单总表、工业源清单、扬尘源清单、移动源清单、协同供暖企业清单等。工业源清单应实现涉气企业全覆盖,包括电厂、供暖锅炉房、小微涉气企业等。扬尘源清单应包含但不限于所有施工工地。移动源清单应包含用车大户清单和货车白名单3工业企业、施工工地作为责任主体,应对清单信息的真实性、措施的有效性负责,保证满足国家、省、市及我县减排要求,预警期间积极落实减排措施,真实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预警后污染物排放量较预警前明显降低。4各部门在减排清单中明确应急减排措施,细化落实到具体生产线、生产环节、生产设施,并将特殊时段禁止或限制污染物排放要求依法纳入排污许可证,确保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在满足减排比例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工业企业、施工工地污染排放水平、所处区域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结合国家和我省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等有关文件要求,合理制定差异化减排措施,对达不到总体减排比例要求的,应加大应急减排力度;确实无法达到的,应尽最大能力减排,在提供详细的测算说明和清单的基础上,可酌情降低减排比例。5原则上不对电厂、供暖锅炉房、小微涉气企业等采取停限产措施。在难以满足减排要求的情况下,可按需对小微涉气企业采取相应措施,B级及以上绩效等级水平,在确保落实环保措施要求、环保设施健全并稳定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允许其进行保障任务生产,实施以量定产以热定产6当预测将频繁启动橙色及以上预警时,各乡镇(街道)、县直相关单位可提前指导区域内石灰窑、炭素、铅锌冶炼、水泥、烧结砖瓦、建筑及卫生陶瓷、耐火材料、玻璃(平板玻璃、玻璃棉、玻璃纤维、电子玻璃,以及使用池窑的日用玻璃)、制药、农药等生产工序不可中断或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停产的企业,通过预先调整生产计划,有效落实应急减排措施,也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满足减排要求前提下,采取区域统筹的方式,实行轮流停产、限制生产负荷等措施实现应急减排目标)纳入全县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应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一厂一策方案)产排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含重型运输车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情况),并载明不同级别预警下的应急减排措施,明确具体停产的生产线、工艺环节和各类减排措施的关键性指标(如天然气用量、用电量等)、应急准备时间,细化具体减排工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做到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施工工地及

4.2.2  级响应措施

部门负责督导已安装空气净化装置的幼儿园、中小学及时开启空气净化装置;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停止室外课程及活动。

工业源减排措施。各乡镇(街道)应当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严格落实各项减排措施。科技和工业信息化

扬尘源减排措施。砂石料厂、石材厂、石板厂等应停止露天作业;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包括停止建筑拆除、土石方开挖、回填、场内倒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作业,停止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作业)。建筑垃圾清运车辆、渣土运输车和砂石运输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涉及重点建设项目、民生工程、应急抢险施工以及我县生态环境要素保障白名单单位保障的运输车辆,可继续上路行驶)。开挖土石方的挖掘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停止作业。城市管理部门在日常道路保洁频次的基础上,增加清扫、洒水、喷雾等防治扬尘作业频次(冰冻期结合当地实际执行)。交通运输和公路部门负责加强交通工程施工和公路运输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公路扬尘污染。水利部门负责水利工程施工场地扬尘控制。民生工程、应急抢险等根据需要可继续作业,但应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百分之百硬化、拆迁工地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之百密闭运输)要求,裸露场地全部苫盖,增加洒水降尘频次。不满足类限值要求以及国二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原则上,除城市运行保障车辆和执行任务特种车辆外,城区内禁止重型和中型柴油货车、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通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依照县政府发布的重污染天气限行通告,实施城区范围内机动车限行措施,对重型、中型货车及工程车等闯禁行的交通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引导过境车辆避开县城建成区行驶。采取禁止露天焚烧、餐饮油烟管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停止涉VOCs排放施工作业等其他减排措施。农业农村部门严格落实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城市管理部门严格落实清扫保洁范围内禁止树叶、垃圾露天焚烧,加大餐饮油烟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监管。应急管理、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监督管理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督导室外喷涂、粉刷、切割、焊接等涉气环节停止作业4.2.3  Ⅱ级响应措施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

移动源减排措施。各乡镇(街道)应当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严格落实运输车辆减排措施。交通部门负责增加公共交通运输运力,保障市民出行。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气象部门根据气象条件采取可行的气象干预措施。

AQI达到500时)指导有条件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停课,并合理安排停课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到停课不停学。

工业源减排措施。各乡镇(街道)应当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严格落实各项减排措施

4.2.5  其他响应工作响应期间

2)每日召集有关部门人员、专家,对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重污染天气趋势以及周边相邻区域之间可能造成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评估,指导事发地采取更加具体的应急响应措施3及时向市污染防治攻坚办报告有关情况。响应期间级响应的基础上,县污染防治攻坚办派出环保督导组,督导各乡镇(街道)落实各项应急响应措施和直各相关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4.3

4.3.1  信息公开内容信息公开内容应包括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重污染天气可能持续的时间、潜在的危害及防范建议、应急工作的进展情况等。

4.3.3  信息公开组织。污染防治攻坚办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信息公开的指导协调,并对重污染天气应急信息公开,宣传部门负责新闻宣传和舆情引导处置  信息报告

4.5

预警解除即响应终止。由县污染防治攻坚办按照上级指令统一发布预警解除响应终止指令,各成员单位根据本地、本部门情况做好终止响应的有关工作。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当及时对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进行总结评估

县污染防治攻坚办重污染天气应对过程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重污染天气原因、影响范围、预警发布及响应情况、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措施落实情况、应对效果等,评估结果应于响应终止后5日内上报市污染防治攻坚办。

6.应急保障6.1  预警保障

县政府应当加大污染防治攻坚资金投入力度,按规定将重污染天气应急所需资金列入预算,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应急减排清单修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预测预报能力建设、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监督检查、基础设施建设、应急技术支持等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各乡镇(街道)、县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通信保障机制,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保持

6.4 

各乡镇(街道)、县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及其他相关专项预案要求,组织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水平,以增强公众防范意识、提高公众自救能力为目标,开展应对重污染天气宣传、教育等工作。

县污染防治攻坚办指导和协调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县直部门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成员单位、相关乡镇(街道),将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责任。

8.附则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9年修订)的通知》(<span style="font-family:"font-size:16pt;">政办〔201933号)同时废止。

相关解读:武陟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2023年修订) 武政办〔2023〕23号政策解读